大连农村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制定的“新农合”基本覆盖的目标;在市内四区,除了在校大学生外,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大连劳动保障部门称,争取用3年时间将尚未参加医保的其他城镇居民逐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大连向“人人享受医保”迈近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昨日,市劳动局、市卫生局表示,大连城乡医疗保障已实现“基本全覆盖”,目前正在向“人人享受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迈近。
全市参保人数达227万人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市为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9月1日,《大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在市内四区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作为国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我市在医疗保险制度从城镇职工向城镇居民延伸上率先迈出了关键一步,并基本实现了“人人享受医疗保障”的制度覆盖。
该《办法》的实施,使市内四区将有50多万城镇非从业居民率先被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2000年,大连市医疗保险改革实现历史跨跃。当年5月1日,全市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颁布实施了《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表明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截至2000年12月末,全市各类参保单位3017户,参保职工64万人,参保覆盖面70%。
近年来,大连市先后将下岗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农转城”人员等全部纳入医保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参保人数已达到227万人。
农民工也可以参加医保
在大连打工的农民工也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后,患病时可直接持医保IC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2006年,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我市出台了《大连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大连市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积极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推动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全市累计有21.5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有8.2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今年,大连市加大农民工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医保体系。
参保者医疗待遇不断提高
5年来,在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大连根据基金结余情况适时提高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在征缴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年都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算标准,尽最大可能满足广大参保人员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自今年1月1日起,大连市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额从去年的5万元调整到7万元,高额补充医疗保险年最高支付限额从去年的20万元调整到25万元,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大连还重视解决特殊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自今年1月1日起,大连调整了恶性肿瘤患者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性住院费用结算指标,普通肿瘤患者一个化疗周期统筹基金结算指标由3500元调整为4500元,肺肿瘤患者一个化疗周期统筹基金结算指标由5000元调整为5200元,减轻了恶性肿瘤患者的个人负担,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
211万农民也有医疗保障
“救护车一响,一年地白种,猪白养。”在大连没有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之前,小病扛,大病拖,是农民普遍存在的看病心态。情况从2004年开始逐渐好转。
从2004年开始,本市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简称参合)的农民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已有211万农民参合,占全市农民总数的87.23%(占参合农民总数的94.7%)。
市卫生局表示,目前全市农村已经建立起了基本覆盖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大连市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制定的新农合基本覆盖的目标。
三年来,大连市各级政府为新农合累计投入资金2.44亿元,其中市政府投入资金1.56亿元。农民每天只花3分钱,就享受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一年。三年来,先后为94余万人次农民住院、门诊补偿1.33亿元。
市卫生局表示,现在农民新农合享受标准逐年提高。政府解决了农民有钱看病的难题,也要配套农民有地方看病、有好大夫看病的问题。目前,大连市内17家医院与北三市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对子,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一轮一轮地帮扶设备、人才、技术。政府还对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实行了每年补助1万元的制度,鼓励好大夫下基层,仅去年就有123名城市医生深入农村。同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医科学生,给予今后择业的各种优惠政策。这三套提升农村医疗水平的动作,正逐渐让新农合进入良性模式。
记者 张星 臧超纲
链结:
五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晨报讯(记者臧超纲 张星)随着大连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医疗保障服务也在不断的建立健全。“首先是疾病预防更有力,”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本市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传染病疫情,疾病控制部门当天就可收到报告。”
其次卫生监督更迅速。目前全市卫生执法队伍无论是装备,还是反映时间,都明显提升,有效保障了全市医疗机构等的正常运行。
再次是医疗救治更迅速便捷。目前全市已经建立形成“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防护、全面覆盖”的院前急救模式。现在市民只需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迅速的急救服务。易地新建市传染病医院(含结核病医院)也即将投入使用。
第四,妇幼保健体系也得已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设置了34个贫困孕产妇限价分娩点,这34个医疗保健机构遍布全市城乡。
第五,公共卫生信息体系更完善。该系统将为紧急状态时即时应急指挥,发挥指挥调度等功能提高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