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1日电 英国BBC中文网19日刊文《阿扁啊,游过去的台湾人不少啦》指出,居住在上海的台湾人早把自己当作这座城市的新主人,种种事实表明,两岸交流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游过去”还是“游过来”,陈水扁最终都无法遏制。原文摘录如下:
上月听上海女友石磊说了一件事。一天中午,她肚子饿了,走过古北小区的兰桂坊,便想吃碗面条。进门一看,满坑满谷的寻芳食客,找座位是用抢的。她一个人左支右绌,正在愁苦,服务生招手唤她,“喂,侬(你)一个人,过来跟人家拼台子。
”她听见召唤,奋力挤过去,在一张小圆桌的一角坐下。她饿得有点胃疼,等着黄鱼面上台。在无所事事的空白里,她傻兮兮瞄一眼同桌食客。瞄完第一眼,在心里大叫一声老天,一台子齐刷刷的台湾女人。
伊人们细声软语,在交流上海本埠羊绒衫的编织行情,她们翻出杂志,比着花样,交换着羊绒衫铺子老板娘的手机号码,掐算着编织袋档期和飞返台北大航期,信息之丰富,行情之鲜辣,听得她目瞪口呆。石磊说,关于本埠的生活细节,这些台湾太太,常常比上海女人更耳熟能详。就说这间兰桂坊,她跟上海女人讲起,十有八九是不知道的,而台湾太太,似乎人人晓得,个个吃过。终于等来了她的雪菜水晶黄鱼面,她对着这碗热气腾腾的心头至爱,俯首细尝,顺便也一眼一眼地瞄她的同桌食客,偷窥她们吃什么,想必都是兰桂坊里最拿手的那几个碟子。她心想,下次再来,自己值得试试。
这时来了一位轻肥熟年女客人,热气腾腾而济济一堂地挨着石磊的左手坐下,是伊人们的同党,迟来了半步,坐下来,娇声道歉再三。要命的是,这位轻肥的台湾女人,吃了三筷,亲切地将一张白嫩嫩的脸,朝石磊偏过去。“哦吆,你们怎么不给我介绍,有新姐妹啊。”石磊一筷子水晶黄鱼,小心翼翼擎在半空,呆到张口结舌。对面的台湾女人们咯咯一笑,抢着说:“哦吆,薇薇安,那是陌生人啦。”又转脸对石磊说,“小姐不好意思哦。”一句陌生人,说得石磊心头一愣:“真不知道,谁才是这座城市的陌生人?是侬?还是我?”
“台风登陆” 居住上海的台湾人,虽是“新上海人”,却不再是这座城市的陌生人了。同语同根,他们很快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俨然成了上海的主人。在全球“谁搭上中国大陆谁赚钱”的态势下,台湾的男女老少,早就绕过意识形态的千山万水,或西进或北上,投资、居住、读书、旅游,先是福建,后是珠江三角洲,再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西部、东北部,正是“台风登陆”,谁也阻挡不了。
当下的台湾,物价飞涨,民怨沸腾。11月10日,陈水扁在苗粟出席活动时,以讥笑的口吻回应民众指责:“太平洋又没有加盖,觉得中国(大陆——作者注)好,就游过去呀!”真是视民众如寇雠。
陈水扁没看到这股登陆的“台风”吗?2007年11月2日是台湾当局开放台湾人去大陆探亲20周年的日子,20年过去了,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从无到有,由暗到明,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规模不时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据官方透露,截至2007年9月底,常住大陆的台湾人有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湾人1.8万人,两岸通婚27万对。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