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文教 >> 艺文资讯
  驱车走马西天山-西天山野生动植物考察随笔(组图)

  2002年11月5日10:34  中央电视台

  

  

  

  

  

  

天山的原始森林

  

  

  

  

  

  

森林公园

  新疆,的确是个遥远的地方,天山原始森林对很多人来说,就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

  如果你乘民航,飞临新疆上空,灰黄的大地中部那片云遮雾蔚的地方,就是天山原始森林;

  如果你没有去过原始森林,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它那包容万物.归朴自然的风光;

  如果你走进原始森林,站在参天巨衫之下,阳光从树隙中洒入。

  星星点点,风动处,有如跳动的火花。你定为觉得来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神奇世界。七个小矮人和快乐的蓝精灵,就在你身边。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林中的那些珍稀动植物就是他们心中的精灵。

  久违了,广袤的原始森林。自从远祖们从树上下来,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向前面的草地时,林中的一切就成了我们极其久远的一个梦。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天山深处的时候,真有一种回归故里的感觉。

  今年九月,一支由林业动植物专家和记者组成了“野生动植物考察工作队”来到天山,对这里的自然资料状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

  翻越胜利冰达坂

  去往天山原始森林的路异常崎岖.险恶,与其说是路,倒不如说是乱石滩。我们驾驶的是江铃陆风集团刚刚研制的越野车。夸张的越野外型加上艳丽的色彩,十足一个城市“酷的”的模样。想不到一“出世”就遇上了如此难走的路。

  一连几个小时,车不是在行进,而是在乱石滩上蹦跳。车里的人仿佛被投进了磨石机,浑身一刻不停的与车里的部件磨擦碰撞。

  从库尔勒向北再沿着天山山脉一直向西,汽车始终追着太阳行进。

  地势越来越高,正所谓“西高东低”,陆风车开始显得吃力了。

  坎坷的山路向前铺陈着,半坡青草.满地石砾,小河沿着山势婉转而下,峥嵘的山峰光秃秃的,凭天而立,顶着白云,俨然一付西部片子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牛仔模样。山路大部分是沿着山边开凿而成的。路边有人在卖“雪莲”,

  停下车一问,都是采自更高的雪峰。

  大家从车上下来,站在冷风中吃烤馕,路上买的西瓜从车里拿下来就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一咬,冰掉牙!不管那么多了,也就着馕大嚼,真够一个爽!把已颠散架了的身子骨再抖上一抖,野狗似的又恢复了出发时的状态。

  大家决定继续前进。反正是颠,干脆就颠个彻底,到达巩乃斯林场再宿营。就是这样,对道路的估计还不足,

  雪峰越来越大,这是中国著名的一号冰川。又称胜利冰达坂。我们必须翻过去!

  我们还是头一次这样接近冰川。山峰整整的一面都是被冰雪覆盖。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车外比刚才又冷了许多。

  山路越来越陡,有几处几乎达到50度,车几次中途差点熄火。路不象一开始那样颠簸。可是车身还是由于爬坡抖得厉害。

  我们感到不是在开车,而是山在转、云在旋。一连几个急转弯,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人向外看,吓得叫出了声。距车身半尺左右就是陡峭的山崖!他到底还是“经验老道”,强压着心头的狂跳,没有再出声。“不能影响司机开车!”小命就悬于他那双冰冷的手上。

  头开始有点发胀,心跳加快,GPS显示我们到了4200米。有点高山反应?此时,谁也想不了那么多,好在开始下坡了,路变得好走了。尽管还是曲曲弯弯,一个急转弯接一个急转弯。但是心理压力随着坡度在下降,终于到了一片开阔地。

  GPS显示3600米,“停下来,大家“方便”。

  坐在车里的人开始大谈刚才山路的险恶和周边风景的奇峻。一位司机说:“我什么也没看见,光顾着前面的路了。”

  下山的路再怎么说也比上山要好得多。夕阳晚霞红透半边天。都说夕阳无限好,正所谓,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可是开车的人几个小时盯着夕阳,开始是金光四射,渐渐地变得血红血红的,仿佛是自己的眼睛里流出的鲜血,戴着墨镜一点也不管用。

  在平地看夕阳,那是一种带有一些颓废和悲怆的美。

  而在山地,夕阳显得是那样的张扬,它的光芒刺目。久久的不肯落下去。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9点多了。夕阳,还牢牢地钉在前方。位置很低,就在汽车遮阳板下方,令司机躲无处躲,藏无处藏,又不能闭目开车,只有直盯盯地与之对视。恨得你连它八辈子祖宗都骂完了(假设夕阳也有祖宗)。

  终于,夕阳沉入了山底,可眼睛的罪并没有受完。山里天黑得太快,一下子四处就变得漆黑一团。

  打开车大灯也只能照见前面十几米的地方,被夕阳照得几乎失明的瞳孔此刻却要拼命地放大。

  当天色还有一线光亮时,我们还可以看见距车一尺多远地方的悬崖峭壁。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心悬在在万丈深渊之上,瞎子点灯似的向前撞去。都说浪漫就是吃苦头,在这个深不可测的山间小路上,我们绕来绕去、磕磕绊绊“浪漫”着,似乎没了尽头。

  黑暗吞噬着车灯射出的光线。在寂静的深山里,我们转着转着,眼看就要绝望的时候,突然远方出现了灯光!

  早安——金雕

  在温暖的巩乃斯小店里,美美睡了一夜。黑色的天幕拉开了一条缝隙。晨曦从缝隙中钻了出来。窗外响起一片鸟鸣。

  习惯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动物专家老陈,早早就跑了出去。他发现了落在树枝上的金雕。那是一种巨大的猛禽,属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经十分罕见。专家还真想着我们,他跑回来:“快起来,外面有好东西”。

  大家从被子里钻出来,抄起摄象机就往外跑去。在山路旁一棵大树上,黑褐色金雕象是一口钟似的,赫然而立。

  专家小声告诉我们;金雕体重十公斤左右,体长可达一米。这只金雕体长至少也在90厘米。

  这一带的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区就是它的栖息地。它是空中的霸王。飞行速度极快,主要捕食松鸡、雁、天鹅等,[全是人们认为美丽的动物]它还能把和它体重差不多的羚羊抓到空中,个别金雕甚至捕捉到狼。

  我们边听专家讲述,一边对着金雕不停的拍摄。这个大家伙很有点大牌明星的派头,摆着架子,看也不看我们一下。一副爱搭不理的神气,根本没把在它下边一边狂拍,一边啧啧称奇的人当回事。

  “很奇怪呀,金雕一般只在4000米高的地方活动,很少到有人烟地方来。是不是家养的?”专家在嘀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更不要说是家养了。不过最近一段时期,从巴基斯坦过来了不少专门捕猎鹰隼的人。他们从当地人手中收购鹰隼,再偷运回国,高价卖给那些玩鹰的大款们。正是人们的这种卑劣的动机,造成了金雕等珍贵的猛禽日渐稀少,几乎绝种。

  金雕似乎听见了这一番议论,它,终于看了我们一眼,向上一纵,展开翅膀飞向空中,好大的翼展,差不多有五米长,像一架飞机从我们头顶掠过。

  东方大亮,朝阳把宽大的翅膀镀成了金色。此刻,我们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叫“金雕”。

  外来的“和尚”——红松鼠

  从金雕落脚处回到我们住的巩乃斯小店时,一只小松鼠从我们面前一跃而过,像是火红的小绒球,小家伙十分好奇,不一会儿又跑回来,跳到一棵树上向我们张望,长长的耳朵还长着两簇毛。

  “红松鼠!”专家惊喜地说。这也是一种珍贵的小动物。

  “松鼠?在林子里不是很多吗?”这只小松鼠何来的珍贵?我们有些不解。

  专家指着小松鼠“逃”去方向说:“红松鼠在这个地方别看不算什么珍稀动物,可是它在英国的亲戚,英国红松鼠,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红松鼠的地域性非常强,自从英国人从外面引进一种灰松鼠后,红松鼠的数量就开始急剧下降,因为这种小动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形成了极其固化的生活方式,外来户却没有这种弊病,它们一来就不拘一格的大量占据红松鼠的生存空间,在生物进化中,从来都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强龙压得过地头蛇的。”

  专家的话令我们耳目一新。原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并无多大区别。只有固步自封.抱守残缺,才能保持住原始状态或者说,固化即原始。然而社会发展和物种的进化更多的是需要动荡和变革,即进化必破坏。

  由此想来,难怪原始状态的物种会那样不堪一击。然而这些物种又恰恰是我们所谓的珍稀物种,需要我们加强爱护,这真是一种矛盾。

  专家在结束这一关于松鼠的科普后,又说了一件令大家十分惊奇的事情。那就是,在天山的红松鼠也不是土著,而是从俄罗斯引进的。这些小家伙的成长也恰恰说明了“外来户”的强式生存能力。

  专家说,这种红松鼠是松鼠里长得最漂亮的,个头也是最大的,它们毛皮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过,在天山,人们还不识货。好在不识货,不然我们怎么看得见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脚下跑来跑去?

  母系氏族的马鹿

  进入巩乃斯林场,路开始好走起来,这里一改前一天荒山秃岭的景观。满山遍野绿草,树木繁盛,令人心旷神怡。车没走多久,前面发现了成群的马鹿,见到车队,居然走到路边来看热闹。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赶忙下车,举起摄象机又是一通猛拍,生怕这一人兽和谐的情景一纵即逝。专家们也都下了车,却什么也不做,只是兴致勃勃地看我们忙活。

  一位记者说,“鹿不是胆子最小的吗?怎么不怕人?“

  一位专家笑答,“咱们进入了马鹿养殖地场的地段,这些马鹿都是人工驯养的。”

  原来如此!记者们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是这些马鹿真是太有趣了,它们围着我们的摄像记者好奇地走来走去。有的干脆用嘴去啃摄像记者的腰包。有位穿着红色“冲锋衣“的记者伸手去逗弄一只没长角的鹿。也不知怎么了,突然从旁边窜出一只长着又长又大犄角的鹿,头一低,冲着红衣服记者顶去。

  “快躲开!“一位专家大声喊着。他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树杈,朝那头马鹿扔了过去,马鹿一惊,停了片刻,又向那位红衣服记者冲去。这位记者反应也真够快的,已跑到停车的地方,绕到车后,拉开门,一头栽进车里。马鹿向前追了几步就停下来,仰首朝天,大角在空中晃了晃,非常得意。其实,按马鹿的奔跑速度,这位记者根本逃不脱它的追击。此刻这位马鹿先生不过是吓唬吓唬他而已。

  当全体人员在车里坐定后,一.二.三开路,车轮滚动,马鹿们依然在车边上探头探脑,动物和人混熟了,有时候人也挺没面子的。

  动物专家老陈,用对讲机开始对分乘各车的记者科普知识。

  “现在是10月,正是马鹿的发情期,那位穿红衣服的记者大概衣着过于鲜艳了,引起了雄鹿的关注,把他也当成一只争夺配偶的对手啦!”

  车里的人大笑,各车开始发表看法。

  “这是鹿呀,不是牛!”有人喊。

  “其实牛也不是见红就追,牛根本认不得红色。”

  “马鹿比牛有眼力,认得穿红衣服的是竞争对手!”

  “那个小母鹿真是漂亮,难怪有人要摸它。”

  又是一阵大笑,这几天艰难行路的压抑感为之一扫。

  专家又开始科普:“马鹿和其它几种鹿不大一样,马鹿王是雌性,雄鹿只有在交配期间能掺和进来,它们的任务只是争取配偶,在鹿群中没地位的。好比是母系氏族社会。“

  “我们那位红马鹿看来注定打光棍啦!“

  于是这位记者整个天山之行都背上了“红马鹿“的绰号。

  走在草原的波浪上

  路上一位专家讲,“巩乃斯林场有一片地方开辟成了森林公园,路虽然绕了一点,可是那里很值得一看。“

  此提议得到一致同意。

  车进山.上坡,又是一阵七拐八拐,森林公园到了。一条平坦的柏油路伸向林子的深处。

  如此好的路,仅这一点,就使大家心情为之一畅。

  我们的陆风越野车一共四辆,三辆是海蓝色的,一辆是米黄色的,驶进绿色植物的海洋,犹如几条华丽的游艇。

  山路起伏,但还算平整,路边草场里的草,足有一米来高,听当地人说,这都是牧民种的。

  草丛中野花怒放。有黄的,有兰的,还有白的,散漫开来,一望无际。

  风吹草动,成片成片的起伏摇曳,如波涛激荡。山花烂漫,红飞绿落,似浪花飞溅,行车之人,如痴如醉。

  你在哪里,新疆虎

  专家告诉我们,过去,也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天山草场到处都像这里一样美丽富饶。时间再向前推一推,一二百年以前,这里还有新疆虎出没。

  据记载,新疆虎体型如孟加拉虎,以野猪.鹿.野马等为食,性情凶猛。它的活动范围也是虎中最广的。有人称其为里海虎或波斯虎。

  其实天山和塔里木流域才是这种虎的老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探险时,多次提到这种虎,1916年他在一段文字中描述说,“新疆虎像狼一样多”。然而到了1948年以后,“新疆虎“就很少见著于文字。最晚一次的报道是1983年,一个复员军人在河边发现一只“新疆虎“。从那以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对外宣布:老虎的三大亚种已经灭亡。其中就有“新疆虎“。从此,天山北麓荒原草地就再也不见虎啸山林的壮景了。

  不过最近又有人在天山一带发现“新疆虎“。媒体为之揭起一片喧哗。有人还出一百万元悬赏发现者。可是一年过去了,“新疆虎“似乎又隐藏到了暗处,再也没有见到什么消息。

  我们的专家中却有人坚信“新疆虎“可能还存在,只是少之又少了。新疆虎在过去是虎种群中数量最多的,生活范围也是最广的。

  专家说,就在最近他去哈萨克斯坦考察时,亲眼见到几张虎皮,是当地人刚刚捕杀的。人为的捕杀是导致“新疆虎“灭亡的最直接的因素。但他仍然坚信,或是在祈盼,在这茫茫的草原山林里,此刻一只新疆虎,正躲在一米人高的草丛里在暗中注视着我们的车队。

  树之“诗人”与“英雄”

  我们的车队经过了一段舒缓的畅想曲般的行程后,开始进入原始森林的“巨人”区。说是“巨人“,倒不如说是原始森林中的高楼大厦――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

  雪岭云杉树高一般都在四五十米。最高的有八十多米,树围四五个人都合抱不过来,这样的巨杉,树龄也不过是三百来岁。

  雪岭云杉是古老的第三纪温带孑遗物种。它的出现正值恐龙遭遇灭顶之灾。也许就是这样一种非常恶劣的气候与环境,造就了雪岭云杉挺拔于冰峰雪岭上的雄姿。

  这是一种高大的树木。笔直的树杆,冲天气势的树冠,还有那种浓绿色的身姿。难怪会与人们心中的烈士,英雄相映成辉。

  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纳拉特山北坡的西漠河谷地。北面有博洛霍洛雪山挡住北冰洋及蒙古寒流的袭击。西南面又有哈雷克套山阻拦住塔里木盆地干旱气流。而西面山势开阔,正好迎来巴尔哈什湖的温湿气流。得天独厚的环境,使这里的气候宜人,万木繁茂,成了世界上难得的天然野生植物的基因库。

  雪岭云杉,不知是谁给这种高大的乔木起了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它的确生长在海拔1千多米以上的山岭。冰天雪地、朔风肆虐,独有它们保持着盎然的绿色,向世界传递出春天的消息。

  走入云杉深处,并不是像有些书中描写的那样阴暗。原始的雪岭云杉林,虽然很密,但是走不了多远就会出现一小块空地,阳光直泻而下,显得格外耀眼。在这块空地上,几乎总有一棵巨杉横陈。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所有的生物无一例外。只是云杉在他们倒下以后他那巨大的根部,会长出几株向上窜起的幼苗,在大树倒下而开拓出的空间,尽情的伸展枝杆,生机盎然。初次一睹这景象的人,无不为之震动。

  雪岭云杉,它一生都在追求阳光,追求头顶上那一片蓝天。它拼力地挺拔身躯,紧收树冠,把自己塑成一支支插天利剑。谁说这不是一支支蓄势凌空的飞船?它骄傲的耸立在高山之巅,与云雾为友,与严寒作伴。当它轰然倒下的那一刻,便把生的使命给了来者------在把自己化为泥土之前,在它的身体中就已经孕育了一棵棵翘首于天的幼苗,为自己、也为未来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生命之歌。

  在密林中,我们还看到另外一种景象。在一些直立的云杉上,长出了一块块挺象灵芝的菌块。专家们说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菌类,从人的角度来说,它不能食用,也没有什幺观赏价值,这种菌类主要是长在树杆受伤的部位,然后逐渐扩大,就像侵害人类的病菌一样。遭了这种病菌侵蚀的云杉,虽然没有倒下,但是只要掀开树皮就会发现里面已经被病菌和蚂蚁蛀空了。这种树连做建筑木材都不行了。

  专家在讲科学,而我们却丛中领悟到了另一种真谛:正象我们社会中有的人,虽死犹生。而有些人,生不如死。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生息繁衍的故事。

  果树的祖先

  巩留的林场据说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场。这里的原始植被极为丰富。

  从新源县往南,穿过恰克皮河,就到了野果林地带。这里生长着成片的野生果林。有野苹果、野山楂、野杏,,还有数不清的各种野浆果,如黑加仑、红加仑。

  这些野果树,对于我们门外汉来说最多不过是一种尝尝野味之类的感觉。然而在专家眼中,却无异于无价之宝。

  野苹果正值结果时期,青青的,只有核桃大小。我们怎幺也无法和红富士那鲜丽的颜色和肥硕的果实联系起来。

  尝一个,又酸又涩,难道这是红富士的祖宗?这种比较,使我们想起了猴子和人。

  专家们一边热心地采集树上的枝叶、果实制作标本,一边向我们展开科普讲座。

  “野苹果是新疆珍稀物种,也是新疆特有的物种。它只在西天山存在。它是从中亚往北发展到俄罗斯、欧洲以至美国苹果的原生种源。这就好比是我们现存的大熊猫、野马等珍稀动物。”

  在植物界中,野苹果的地位就是如此显赫。它不单单是我们现有苹果的祖先,也是6500万年地壳和气候大变动以来的见证和遗存。

  野苹果属蔷薇科。提起蔷薇,我们总会想到那种带刺的扎手的矮小植物,还有一曲“蔷薇、蔷薇,处处开”的老情歌。

  据专家说,蔷薇科的范围非常大。我们熟悉的很多水果都和它能沾上边。而野苹果树的价值也可谓大矣。它是我们栽培品种的基因库。

  据了解,我国近40多年来,利用野苹果与栽培种的苹果杂交,选育了近200多个新品种。据199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统计:我国的栽培和野生果树种类居世界第一。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滥砍滥伐和人为过度的采集,野生物种的数量和面积急剧下降。据专家介绍,我们看到的野果木区已成了全国或者说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小块野生苹果树保护区。

  野苹果就长在为伐木开凿的山路旁。来往的车虽然不多,但是扬起的灰尘一点也不少,都落到了野苹果树上。

  此时,忽然令人想到对珍稀植物的重视和保护是不是也应该和保护珍稀动物一样呢?

  我们问专家这些野苹果树是不是也属于濒临灭亡的物种呢?专家想了想说,目前还不能这样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些野果树的越来越少了。

  行路多蒙拖拉机

  山下开始下雨了。雨中裹着冰碴打在脸上,有如小针在轻轻地触动。

  要马上下山!不然路面一湿就会变成泥潭。车在上面行走,一不小心就会陷住,动弹不得。

  果然,我们有一辆车在急转弯的小路上陷住。越野车绝望吼叫着,泥点飞溅,后轮有一半已没如泥水。

  几个车上的人都下来推。车上带的铁铲派上了用场。四轮驱动本来是可以开过去的。但是由于我们开车的记者是第一次走山路,而且又是走这样艰险的路。他一紧张,在路上松了一下油门,想换一下档。结果,车就陷进了泥中。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辆拖拉机吐着黑烟,从山路的另一边冒了出来,开车的人见我们一身泥水的狼狈样,开心的大笑起来。我们也顾不上什幺“气愤”了,上去围住他,请他帮一把。开车的人很爽快答应了,他居然还带着绳子。

  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这是一辆破得不能再破的拖拉机了。车身脏得已看不清楚是什幺颜色。车一发动,所有的部件都在剧烈抖动,好象马上就要丢掉下来。

  拖拉机成了我们的救命恩人。一路上我们几次陷入泥潭,都是由于拖拉机在旁边保驾,才使我们化险为夷,最终顺利通过了泥泞的路段。

  路上我们了解到,这位古道热肠的拖拉机司机是一位伐木工人,由于现在实行了大面积限伐。西天山林业局一年的伐木量,不及过去的伐木的十分之一。原来的利税大户,现在成了自治区林业系统扶贫帮困单位。急剧的转变,虽说代价巨大,但从国家天然林保护的大政方针来说这种转变又是必须的,刻不容缓的。

  拖拉机手在山里难得见到几个热人,一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干脆要 陪我们下山,我们也正好对他来个采访。

  一路上,如何开发林区,寻找林业新的增长点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开展生态旅游几乎是一条致富之路。可是在自然保护区中人一多,首先破坏的就是自然。前人留下的麻烦,成了后人一个怪圈。

  山里的天,黑得很快,雨虽然停了,可是路更泥泞,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在一个原来的木材中转站宿营。夜晚温柔的灯光永远是游子的安慰。

  小站夜半听熊吼

  睡在小木屋里的人们,睡得正香,忽然被一阵野兽的吼叫惊醒了,“是什幺东西”!我们爬起来从木条拼成的小房缝隙中向望外看。

  天放晴,月如水。山空林深处,溪水泛着粼粼的白光。万物仿佛在野兽的吼叫中变得鸦雀无声。在一块巨石的阴影下,声音是从那里的木房子传过来的。那边漆黑一团。

  “是熊”,经验丰富的动物专家说得十分肯定。“熊,而且个头不会小”。他增加的“分析”使大家更不安了。

  熊,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它吼叫着想干什幺?会不会冲进我们的屋子里。木房子那幺脆弱,根本挡不住熊轻轻的一掌。动物专家说:“熊一般不会伤人,它就是闯进来,也是找东西吃”。听他这幺一说,我们倒急了,路上带的馕和方便面都放在车里,熊会不会去那里乱翻,把车搞坏可就更糟了。

  专家说“有这种可能”。

  一位记者记起前年去美国,在一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停车处,就停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画了一只熊,牌子上还写着,“车内请勿放食品,小心熊为找吃的将汽车毁坏”他睡不着了,提议大家轮流看守屋外的车辆。动物专家忙说:“不用这样,车就在屋子外面,我们只要警醒一点就行了,听见熊来了,我们可以敲打脸盆,把它吓跑就是了。大家一致同意,天这幺黑,熊在吼,谁敢出去。

  熊的叫声,时起时停,不远不近,就在前面十几米的地方,在林场一间小木屋里,专家队员们渡过了一个难熬的不眠夜。

  天放亮,没有什幺人叫醒,大家几乎是同时爬出睡袋,开门向外探头。有人抄起一根木棍,明知道没什幺用,壮壮胆也好。记者还忘不了带摄像机,一行人,小心翼翼的走出屋门。

  外面的空气清新而又凛冽,山林沐浴在金色的晨曦里,肃穆、鲜亮得像一幅油画。

  熊的叫声不知什幺时候停止了,不过我们的目标还是十分明确,一块巨石旁的木屋子。

  一个穿著工作服的中年人,从“油画”中走出来,是昨天见过一面的站长,他向我们打招呼,“睡好了吗”。

  “唉!昨天你们这里有熊光临,吵得我们一夜听它唱歌”。动物专家很风趣的回答。

  “喔,我倒忘了告诉你们了。”说着他领大家一同走向熊叫的那块巨石处走去。转个弯,眼前的情景让大家楞住了。

  只见一架用树杆搭建的秋千架,它的底座,是一只从拖拉机上卸下来的废旧轮胎,栓着两条粗的绳子吊在半空。一头胖乎乎的黑熊正坐在轮胎上,悠闲的荡着。

  “喂,东东,向客人们打招呼。”站长喊着。

  这个叫东东的黑熊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十分慵懒的抬了抬前掌,算是打了招呼。

  站长说:“这是我们在山里捡回来的。去年入冬,我们去对面的山上搬运木材,忽然看见在伐下的木头堆里钻出一只小熊,我们靠近它,它也不跑,只是一个劲的向我们嗷嗷叫。大概是饿了。母熊也不知去了哪儿。像这种情况,一般母熊不是被偷猎的人杀了。就是出了什幺意外,不然母熊绝对不会离开小熊的。

  我们把小熊捡回家,像小孩一样养起来,站上正好有工人家属带的几个孩子,他们整天和小熊玩,小家伙很快就和人们混熟了。学着人走的样子,后肢着地,摇摇晃晃地这家串串,那家串串,把自己当成了站里的一份子。我们也把它当孩子一样看着,晚上,他就睡在我给他搭的一间小木屋里,从不关门、锁门。

  不过这家伙长得太快了,一年后和他玩的孩子,还是孩子,可小熊已长到了现在这样,足有几百斤了。前两天,它忽然走失了,也不知道跑哪去了。站里的人都急了,满山遍野地找啊!一连两天,没踪影,第三天,忽然回来了,这回可不能让它跑了,这不,我把它关到木屋里锁起来了。这家伙就想跑出来,白天还好,我们人在站里看着它,放出来让它玩,给它放放风。晚上还要关起来呀,它不肯呀,晚上就乱叫,那也不能让它跑了,小家伙可好玩了。站上谁都喜欢它,我们离不开它呀!”站长的口气完全是一种家长在讲述他可爱的孩子的语气。

  叫东东的黑熊真的很可爱,它从秋千上爬下来,走近我们的身边,果然是后肢着地,前掌一举,敬了个礼,然后双手合十,谁一看都明白这是向我们要东西吃。那副憨态,逗得大家都乐了,我们暗自也有些脸红,就是这家伙搅得我们一夜不安呐!

  此峰非彼峰

  我们的车沿着伐木工人开出的小路,摇头晃尾的行进,车里的颠簸,已经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大家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行车的方式。一点也不耽误看风景。天山深处,树木茂密,水草丰沛,山花烂漫,野蜂飞舞。路边不时有一排排白色的蜂房,养蜂的人,像蜜蜂一样,在蜂房边忙这忙那。专家告诉我们:“天山一带,有一种当地特有的蜜蜂——黑蜂,目前黑蜂已成了濒危物种。”

  停车、采访养蜂的人,专家走到蜂房边:“老乡是本地人吗?”

  “俺河南的。”

  “河南人,都跑到这儿来啦。”

  “你这蜂不是当地的吧。”

  “不是,俺从南边带来的。”

  “这里不是不让外地养蜂的人来吗?”

  “没听说,一路上不都是养蜂人吗?”

  “黑蜂,你知道吗?”

  “黑蜂,听说过,早就没了!”

  “怎幺没了?”

  “那蜂干不过俺们养的蜂,早没了!”

  专家一脸的无奈和尴尬。

  汽车再向前走,山势开始变得险峻,树林逐渐稀疏,一种浑身长刺的植物,满山遍野开着,紫红色的花,专家介绍,凡是出现这种植物的地方,就说明了这里的草原和山林开始退化,它是草原植被退化的标志。这种植物叫裂叶风毛菊。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原地带。

  这种植物生命特别顽强,它还有一种开疆扩土的本领,有它的地方,其它植物很快就枯死了,空出的地方它随即取而代之。

  山之骄子——北山羊

  地势上升得很快,幸亏我们开的是越野车,不过走这样的路也真够车一呛的。

  车几乎始终是处在爬坡,加大油门的状态。一直走到山上没了路,大家下来准备露营。

  山峰开始谢顶,露出了光秃秃的岩石,这一带是北山羊经常路过的地方,对面是一面陡坡,怪石嶙峋,杂草丛生,北山羊目前已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性喜登高,通常是在森林线以上不毛之地生活,为防止猛兽的侵害,它们主要选择顶峰或是悬崖峭壁地势险要的地方觅食。

  架上望远镜头,大家原地休息、静等北山羊他老人家的到来(山羊都有胡子)。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天已近傍晚,再过一会儿,太阳下山,可就什幺也看不见了,我们有点着急了,不会白跑一趟吧,费了那幺大的劲,车都快颠散了。北山羊居然给我们来了个“谢绝参观”。

  专家提议,再等一个小时就返回,不能等天黑了下山,那样太危险。

  40分钟又过去了,太阳西斜,对面山势变得模糊起来,山的阴影越来越长。

  “来啦!”有人在叫。

  几只北山羊,像从山顶钻出来似的,“喝,好大的角”!像京戏里插着雉尾的大将军。角又长又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据说最长的角可长达一米,超过北山羊的身高。它们在峭壁上,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显得十分轻松。山势几乎是直上直下,它们带着这幺大的犄角,完全头重脚轻,真不知是怎幺在绝壁上行走的。

  夕阳给北山羊打出了背光。在望远镜头中,一条金黄色的亮边,勾勒出北山羊矫健的身躯,它们安详的啃食着岩石缝中的草,无拘无束的追逐,一对长长的角,像阿拉伯弯刀一样在我们前面炫耀着。北山羊下巴那一小撮“胡子”正好与头上的长角形成某种平衡。

  “好漂亮的动物。”大家一边观察,一边不住地赞叹。

  这群北山羊大约十五、六只,从远处看,属于生长良好的群体。专家说,“北山羊的角与年降水量有关,雨量多的季节,北山羊的角也长得粗大。她的角和树上的年轮一样。如果没有雪豹等猛兽的袭击,加之食物丰盛,它的角鞘就生长快速。反之就生长缓慢,角越长,年轮也越大。看来北山羊的角,还是它成长的记录和“存储卡”。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拾到一对北山羊的角,一量足有137厘米。显然是一头处于壮年的北山羊。专家说10龄以上的北山羊死亡率最高,而前一段时间,狩猎是北山羊死亡的主要原因。禁猎之后,北山羊数量有所回升。我们看到的一群北山羊,数量虽然少,但可以确定是没有受到多大侵害,他们不怕人。有时北山羊距我们只有十几米,也许他们知道我们是一群动物保护者吧,生性胆小的北山羊居然没有对我们摄像机和来回走动作出惊慌的反应。

  动物真的有灵性吗?我们不知道,专家也没说。

  几疑山村是欧洲

  几天的奔波,尽管充满了新奇,江山如画尽管令我们大饱眼福,但是身体还是有些疲惫,我们四个记者都是驾驶员。可以说即当司机,又当摄像,还要当动植物实习生,一身数职,忙得不善。尤其是开车,对于我们这些在城里开惯了一马平川之路的司机来说,如今要在这种不是路的路上驾驶,无论是经验还是精力都得超常发挥,才“方保无事”。一天下来,自然感到累得不轻。

  我们心里总有一种想放松休息一下的念头,但是,身在高山大川、荒郊野岭又何处是温柔之乡?

  想不到温柔之乡,就在眼前,考察的第十天,我们经林场的职工带领,来到一处“世外桃源”。这个词,也许不恰当。“世外渡假村”倒是满切题。

  这是一处林场职工私人承包的地方,在万山丛中来这个休闲渡假村还真不容易。从最近的城市伊宁开车,要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这还是碰上天气好,没有修路,山路也没有被泥石流冲毁等等,诸多条件下的行车时间。反之,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有之。那时,到此地的人将不知是为休闲渡假,还是搞“山地”汽车拉力赛了。

  不过我们很幸运,遇上了好天气,车况良好。路颠一点早习惯了,下午五点多钟,汽车翻过一座达阪(山路)。远远的就看见满眼绿色中的山谷里有一排桔红色的屋顶。

  白色的室外阳台和门窗,桔红色的斜斜的屋顶,一色欧式精致小别墅,它们与周边的青山、蓝天、白云,还有开阔的草滩和古老的树林配合得恰到好处。

  很多去过欧洲的人,回来说得最多的是那里的小镇,如何如何美,人文与自然景观是如何迷人。如果他能到这里来,他一定分不清这是他们心目中的欧洲,还是天山深处的小店了。

  人真是喜欢享受的动物,进入眼帘的一切,真让人走不动路了。

  “住下。”没有谁下命令,我们全体就自动决定了。

  这些小别墅,大部分建筑材料还是就地取材,用木头构建成的,在样式上,仿照了一些当今最时髦的建筑。

  小别墅,很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屋顶上都安放了太阳能热水器,每天洗澡都不成问题。水就是天山流下来的雪水,冰凉透骨,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都是最纯净的天然矿泉水。”

  一直想早早休息的人们,此时睡意全无。精神十足的这看看那看看,成了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了,我们中间有自诩走遍了全世界的记者,此时也没了昔日的狂态。他们一样感到新鲜。

  怎幺会有这么一处“佳境”?“渡假村”的老板也就是林场的一位职工,进城采购去了。服务员一看就是当地职工的子女,戴着一脸“俺是主人的骄傲。”

  “话一出口可以用来砸核桃”植物专家用语,通讯就更不用提了,只有一台卫星电话,还常常因故不通。不过钱照收。深山老林里,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也难怪人家那麽“牛”。同时也使我们醒悟过来:这里不是欧洲。看来,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大家都住下以后,我们中的一位记者却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他不住别墅,要在外面的草地上搭帐篷。他说,我们带了帐篷,一次也没有用过,再不用就没有机会体验露营生活了。他的建议还真诱人,大家都想在这风景宜人的露天地试上一把。最后还是猜拳选出了睡帐篷的代表。

  这位记者也是第一次露宿天山,他非常兴奋地把自己铺盖卷搬到了帐篷里。晚上,在帐篷里,他用对讲机和我们住别墅的人聊天,他说:“我躺在这里,可以数天上的星星,听身边的虫鸣,闻着草香而眠。”他的话令住在别墅里的人羡慕死了。然而,还没到半夜,他突然用对讲机向我们呼叫:“你们快点出来,帐篷外有什麽东西在喘粗气!”听到他的呼救,我们连衣服没顾上穿就跑出来,外面黑乎乎的,倒真是星斗满天,风轻树静。用手电往帐篷方向照去,还真有一个大型的四脚动物在围着帐篷转。手电向那聚焦,原来是头牛。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的跑到帐篷那儿去找他。只见这位记者带着两个黑眼圈,从帐篷里钻出来,“怎麽,睡好了吗?”

  “我一晚上都没睡好!”“为什麽?”“我一直担心那头老牛的蹄子踩在我头上。”一阵大笑。

  朝露打湿了裤脚,青草蓬蓬,远山依依,淡淡的晨雾笼罩着山谷。远远地,有一头老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

  小狼的故事

  欧式度假村的刘副总,是一个老人,也是林场的职工。在他的住所,我们看见墙上挂着一张狼狗的照片。它雄纠纠的站在院子里,身上还套了一条铁链,拴在一个铁柱子上,这条狼狗绒毛蓬松,目光炯炯。

  看来老人喜欢狗。可是他的家里却没有养狗,我们记者多嘴,指着墙上的照片问了一句:“这是你养的狼狗吗?好漂亮!”

  刘副总沉思片刻,“它象狗吗?这是狼。”

  “狼?怎麽站在院子里?”

  老人肯定地点了点头。

  “是狼,母狼被打死了。我看小家伙挺可怜的,就抱回来了。养在家里可乖巧啦。整天跟在我后面跑,起先没有人认为这是一只狼,养得胖乎乎的,还会摇小尾巴。要不是那双眼睛贼亮贼亮的,说什幺也看不出它是头狼。一年以后,狼的性子有点显出来了。它只跟我,其它人一靠近,它就呲牙。

  后来,我们这片住户发现老丢鸡。一天早晨,住在靠山边的一家人早晨起来,发现养的十几只鸡都被咬死了。晚上居然没听见动静。

  狼来了!全林场的工人家属都动员起来了。晚上还派了人拿着猎枪巡逻。我心里就嘀咕,‘可别是我养的那只。’第二天我就给小狼套了铁链,栓在院子里了。你们看到的照片就是当时拍的。”

  “好神气的样子!”动物专家老陈称赞着。

  “可是那几天,还是出现了丢鸡、死鸡的现象。我开始注意那个小家伙了。

  晚上一直没事,小家伙栓在那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是到了夜里一两点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正想睡去,听见院子里铁链在响。我从窗子里往外看,只见那小家伙用前爪把铁链从头上扒下来啦。接着就从一人多高的墙上窜了出去。更想不到的是,一个小时后,它又回来啦。简直奇啦!它用前爪居然把铁链套到了头上。”

  刘副总绘声绘色描述,听得大家瞪圆了眼睛。

  “第二天,我就带着小狼出了林场,走了好远,一路上跟它说了好多话。我说‘孩子,你不是我们这的,还是回你自己的家去吧。’它都能听得懂,真的,它一直在听。

  到了山边,我把它放开了。它没跟我回去,一直窜向了山里。我看着它,直到在林子里消失。

  几天后,我听说偷鸡的狼被人用枪打死了。我没去看。一连好几天没说话。”

  刘副总声音有点沙哑,屋里一片沉静。

  出了门,动物专家老陈说:“其实我们对动物,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

  在天山原始森林中,也许是人和野生动物距离太近了,生活轨迹重合太多了。确实有不少野生动物成了人们家里的宠物。这趟天山之行,我们不止一次听见和看见这种情景。

  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北方的相思树

  小叶白腊,叫起来挺拗口,它的保护区在一处河滩旁,如果没有专家带领我们,我们真会驱车而过。

  远远看去,它和我们见到的槐、杨之类的树似乎差不多。专家说,现在很多城市绿化用树都开始要小叶白腊,难怪我们眼拙。

  走进小叶白腊,一边随专家考察,一边自己也细细观看。

  小叶白腊,的确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它居然是雌雄不同株。雌树枝叶繁茂,上面还挂有一串串绿色的种子。而雄树就显得有点单薄。不过我们发现,很多雌雄树都挨得很紧,有些干脆,根部都连在了一起,好个亲密的样子!专家风趣地说,他们的夫妻关系可以说是最好的,一辈子在一起,相依相爱,生儿育女。

  我们的确看到几株树围有三两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雌雄相偎。周围有一大片比较年轻的树木,那就是他们的儿女。

  专家小刘说,几年前,我来这里发现有一棵雌树开始枯萎了,那棵雄树长得还可以。一般说这种树,抗病能力很强,从不遭虫害。这也是许多城市愿意引种的原因。过了几年,我再到这里,发现这棵树又活了过来。枯萎的地方又长出了新的枝杈。那棵雄树伸出长长的枝杈,穿过雌树杆,似乎要把雌树围抱起来似的。真奇了!难怪有人也把它叫北方的相思树。

  小叶白腊的树杈长得很直,而且十分坚韧。人们自古以来就是用它的枝杆作锄把。古代的兵器大量用它作刀枪的柄。

  过去我们一直不明白为什幺管枪柄叫“白腊杆”。是上了白腊,还是真有这样一种杆?多年的困惑今天终于有了了解。

  成语“揭竿而起”用的杆也许就是取自小叶白腊。

  “小叶白腊”,我们记住了!

  陆龟最后的归宿地

  汽车一直向西直到霍尔果斯边境口岸,终于开始向东转了。我们再也不用像夸父逐日那样,饱受夕阳刺眼的光照。不过没高兴多久,我们发现朝阳的光线更强烈,好在最多半天。

  出了西天山林区,地势逐渐平坦,一路呈下坡趋势。霍城是我们这次动植物考察的最后一个点。这里有一个“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

  这是我们考察见到的最古怪的动物。首先提到龟,总是会和大江,大河,大海相联系。在荒漠缺水地带居然也有龟的陆军亲戚。这不能不令人感叹造化弄人,佩服生灵顽强的适应能力。

  龟类的爬行动物一般每只脚上都长有五爪。而这种生活在荒漠地带的陆龟却只有四爪。(据说是为了方便挖洞)

  一处紧临公路的小荒丘,就是四爪陆龟的祖居。这块地方实在是小得可怜到家了。只有十几平方公里,光秃秃的一个小土丘。上面杂草稀疏,很难想象那个在海龙王帐下听令的“龟元帅”的后代,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进了保护区,我们很快见到了四爪陆龟,它们正度过夏眠,开始从土洞子里面钻出来活动活动身子骨。这些陆龟有的个头还挺大,和农家用的粗瓷大碗差不多。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讲:“可别小看这东西,长到这般大小,起码也有三十多岁了。”他教我们数龟甲上的年轮。一圈为一年。数了数,还真有三十二、三岁,比我们这次来的一位记者岁数还大。

  “你应该叫它‘龟哥’。”我们又有了打趣的题材。

  四爪陆龟,比水里的乌龟要漂亮。在阳光下,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身上的黑色纹路,循着生物对称平衡的原则非常艺术的分布全身。它性情极为温和,温和到了上面踩上一个80多公斤重的人,它仅仅是把头缩进龟壳里。

  它吃素,就是身边那些长得稀稀拉拉的杂草。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如今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听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讲,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四爪陆龟还多得满地爬。他小时候到山里割草,顺手就可以抓一麻袋四爪陆龟。

  到了80年代,南边的人发现这种龟是“大补”,它的颜色金黄,象征发财致富,于是开始大肆捕捉。

  四爪陆龟除了龟缩到自己的壳里外,简直完全没有一点自卫能力。没过几年,它们就成了国家必须重点保护的濒危动物。

  我们了解了一下,目前也只有这不到十几平方公里的地方有它们的踪迹。根据估算,大约有一千多只。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就再也看不见这种温和的小动物了。

  我们总在说这种动物比大熊猫还稀少,那种动物比大熊猫还珍贵。如今,放在眼前的这些小生灵,整个物种也就区区一千只,这片荒丘,就是它们最后的归宿地。这又该怎么说呢?

  天又快黑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留我们吃饭。我们谁也吃不下去。一遍一遍和他们握手道别,请他们多多保重。正是由于有他们,四爪陆龟整个种族那脆弱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天山归来不看林

  返程的路上一马平川,车开得飞快,一看里程表,这些天,我们已经跑了2100多公里。

  汽车里反复放着新疆的歌曲,那是一首情歌。

  路过赛里木湖,水蓝得如墨一般浓重。

  不知名的小鸟扇动着色彩艳丽的翅膀,不时从车前飞过。

  歌中唱到:“你去遥远的地方,我会在这里等你……”

  下坡,不断的下坡,视野越来越开阔。

  十几天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驾车感受,此刻全都抛到了脑后。

  只有那绿色的记忆,还在不断的扩展着,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中!

  “西天山,亚克西!”(作者:骆汉城)

  



相关新闻:
  • “七剑”悄然”下天山” 梁羽生相中徐克 (10/28 11:54)
  • 捐款共达80余万 天山脚下“广州侨心小学”正式落成 (10/24 09:55)
  • 新疆将大力发展天山北坡经济 (10/17 15:32)
  • 新疆温宿县天山神木园申报自治区风景名胜 (09/22 21:30)
  • 专家揭开湖南飞天山“睡美人”神秘身世 (09/17 21:38)
  • 集山水林洞佛为一体 郴州飞天山地质公园揭牌 (09/17 08:35)
  • 郴州生态旅游节《相约飞天山》大型演唱会节目敲定 (09/11 17:45)
  • 郴州飞天山景区建设完工 9月15日如期“开山” (09/11 17:40)
  • 郴州飞天山生态旅游节让游客乐不思归(图) (09/11 14:33)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留言: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1、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8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精彩短语推荐:
  • 搜狐短信魔法宝贝—300条存储大容量,强大功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邀请她/他组成情侣宝贝双栖双宿!

  • 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的所有不平凡,却没……发送言语>>

  •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艳福多多,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东摸西吻浅呻吟,左拥右抱……发送言语>>

  •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