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从2002年5月20日独立以来,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就一直处在周期性的骚乱之中。在结束数百年的被殖民和被占领状态之后,独立自然来之不易。但对于新生的东帝汶来说,独立之后和平的维系也显得颇为艰辛,东西对立、经济贫困和政府威权的缺失都是东帝汶和平的硬伤。
东帝汶和平的三大障碍
第一大障碍东西对立 东帝汶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着两个派别的斗争,一派支持与印尼合并,力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另一派支持独立,力量主要在东部。东帝汶独立后不仅在政治结构上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不同利益集团,导致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大障碍经济贫困 一支百余人的叛军并不能让东帝汶陷入全局动荡,贫困才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丛生的深层原因。东帝汶是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除了与澳大利亚相望的海域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其他地区自然资源贫乏。 第三大障碍:政府威权缺失国力所限使东帝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东帝汶国内多种政治派别的斗争至今没有消除,10余个党派的政治分歧始终存在,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时常引起争端。[详细]
在流血冲突中艰难立国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它成为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这个新生国家的独立可谓来之不易,更为不易的是,由于遭受长期的殖民和占领,东帝汶内部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各派政治势力之间激烈的斗争严重制约了独立的进程,亲印尼派与独立派甚至在1999年全民公决后发生流血冲突。 400余年漫漫独立路 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次登临帝汶岛,以开展紫檀木贸易为名滞留在那里,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此后,东帝汶人民便开始了400多年的民族解放之路。 独立前夕流血冲突 自印尼军队进驻东帝汶后,当地约有20万人死于暴力冲突、饥荒和瘟疫。印尼军队常受到独立革命阵线游击队骚扰,约有2万人伤亡。印尼曾投入数亿美元开发东帝汶,但难以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详细]
东帝汶经历的三次危机
2002年12月4日,1000多名暴徒分别袭击了警察总部、行政大楼、警察分局、回教寺院,总理玛丽-阿尔卡蒂里的住宅也遭到了焚烧,整个帝力市处于失控状态。
2006年4月28日,阿尔弗莱多-雷纳多率领部分军人在帝力发动骚乱,导致东帝汶的安全局势逐步恶化。5月30日,总理古斯芒表示东帝汶陷入“严重危机”。
东帝汶总统拉莫斯-奥尔塔和总理夏纳纳-古斯芒的官邸本月11日早上先后遭到叛军袭击,奥尔塔腹部中弹受伤,而叛军首领雷纳多被总统警卫击毙。[详细]
决定东帝汶政局的三大人物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949年12月26日生于帝力,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东帝汶人。1996年10月,奥尔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2年5月,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成立,奥尔塔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外交与合作部部长。2007年5月9日,当选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
东帝汶“曼德拉” 夏纳纳·古斯芒:现任总理,独立英雄。1946年6月20日生于东帝汶马纳图托。1974年加入独立革命阵线,1981年3月当选独立革命阵线主席和东帝汶民族解放军总司令。2002年4月当选东帝汶独立后的首任总统,2007年5月卸任,并被任命为总理。
被击毙的叛军首领 2008年2月11日,雷纳多在袭击总统奥尔塔时被击毙。一名一度投靠雷纳多的知情人士说,叛军袭击国家领导人的动机是绑架并杀害总统,迫使驻东帝汶的外国军队等撤离并尽快重新举行选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