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审计报告显示,张伟华案具体涉及的只是其利用职权为中间商谋取私利让自己获利。而张伟华领导下的体彩中心内部联手将发行费变为部门利润的数额则更为庞大,且牵涉到了整个体彩系统。据知情人透露,因为各省份对国家体彩中心之前收取3%的发行费不满,国家体彩中心又让给30省每省1%的股份。由此,整个系统都在这种公开的操作下“利益均沾”。 |
| |
资料图 |
体彩丑闻显露中国彩票运行积弊
曾经声称要维护中国彩票声誉的人,如今却走向另一面。
被捕半年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原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张伟华即将被北京检方提起公诉。本报记者从其律师处独家确认,检方指控的罪名包括“滥用职权”和“受贿”两项。
这是中国体育彩票最近几年内的第二次大“震动”。之前的2004年,在震惊全国的西安“宝马”体育彩票案中,曾“用人头担保体彩中心没有作假”的陕西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原主任贾安庆,被同样以“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
|
其时,作为国家体彩中心新闻发言人的张伟华曾表示要消除该事件对彩票公信力的影响,打击腐败。然而两年过后,张本人却紧跟着落马,中国彩票弊案也从地方升级到体彩最高层。
与西安“宝马”案中体彩官员几近直接参与彩票诈骗不同的是,知情人说,张伟华案所涉及的除“与私企联手造假,造成彩票专项资金流失2341.26万元”外,更大的问题则是其领导下的国家体彩中心通过自建企业,内部联手违规套取国家彩票发行费用作为部门私利。
按照国家审计署列出的审计结果,这是一个利用彩票体制漏洞“公开”操作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在发生过程中无人监管。
张伟华的奇怪要求
2005年国家审计署对于国家体育总局的审计报告,是检方注意到张伟华案的开始。
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直接以“彩票管理中心负责人”的称谓,指张伟华“与私企联手造假”,“指定所办公司将代理进口电脑彩票专用热敏纸业务,委托给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人为增加环节,转手高价采购,致使彩票发行费在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流失2341万元”。
热敏纸是印制电脑彩票的原料,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北京中体彩印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体印务”)负责彩票的印制。之前,美籍华人刘国生开办的“乐利达公司”一直为国家体彩中心印制彩票。
然而奇怪的是,“中体印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印制彩票。该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体彩中心处长的刘锋在2006年4月曾对刘国生抱怨说,张伟华不给这个由他自己一手推动创办的“中体印务”订单,使得自己无法开工。
刘国生说,此时的“中体印务”实际上成了一个“中转站”——该公司先购买印制电脑彩票的热敏纸,随后将纸提供给其他印刷厂加工,给对方加工费,最后将别人加工好的彩票卖给体彩中心。
但更奇怪的是,据刘锋说,按张伟华的要求,“中体印务”不能直接买纸而要经过一个中间商,本报记者获知,这是一个名为“××阳光”的公司。按照审计报告所说,张伟华是“委托给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转手代理采购”——这意味着这个名为“××阳光”的公司要先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手中买纸张,然后再转手卖给“中体印务”。
一个虚增的环节,使“××阳光”无故获得了2341万元的利润,而这些费用要从体育彩票法定的发行费中出,造成发行费“流失”,张的“滥用职权”由此产生。
延伸阅读:张伟华落马揭开彩票业“自肥”内幕(图)
[1] [2] [3] [下一页] |
|